111年USR「微學分」—【從餐桌認識海洋-從吃做起的海洋保護與保育】


111USR「微學分」—【從餐桌認識海洋-從吃做起的海洋保護與保育】

日期:11161

時間:1330-1500

地點:Google Meet線上課程

此次「從餐桌認識海洋-從吃做起的海洋保護與保育」課程,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第十項「減少不平等」第十二項「責任消費及生產」第十四項「海洋生態」。邀請到任教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 黃之暘老師,老師長年養魚與吃魚,不但累積深刻經驗,也樂於分享箇中趣味;同時實踐「慢魚」的生活習慣。從「養殖與食魚文化」的校內課程,衍生為在日常中找魚、生活中吃魚。老師講解魚隻的鮮度辨別必須同時搭配眼觀、鼻嗅、指觸與耳聽,也就是觀察顏色與光澤、嗅聞氣味與溫度、觸摸軟硬彈性與濕潤,同時聽聽市場或攤販怎麼說。新鮮現殺這幾個字眼,也是時常被大眾誤解的鮮度,因為魚肉沒有經過酵素分解的過程,所以即使鮮度高,卻不見得美味。多數海鮮沒有標示生產與製造日期,消費者需自行衡量。海洋魚類自大海捕獲,養殖魚類則自魚塘收成,因為撈捕或收成作業,多會因為環境劇烈變化而導致魚隻死亡,也有為了避免緊迫刺激,影響海鮮風味口感,因此還會分別以電擊、低溫或抽除神經等操作,讓魚隻迅速死亡,一方面符合動物福利,另一方面,則能確保品質鮮度。相信藉由分享,可以努力在生產、消費、資源與環保間,覓得平衡、永續與共榮


next
prev